往期资讯
第015期
2016-3-14
[本期主题]
能源 新闻对对碰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需求,针对能源与环境战略、能源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推动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政策与管理等学科的应用与发展;为政府制定能源环境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国能源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培养能源经济、能源政策与管理领域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建设与国际一流同行机构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
[头条新闻]
中俄共同反朝核,两会议题力挺新能源汽车发展
CEEP-BIT   2016-3-14
【国际新闻】
1.中俄共同“反朝核,反萨德”
  中俄两国外长3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呼吁朝鲜回到核谈判上来。与此同时,中俄还批评了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计划。
  中国外交部王毅在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表示,中方提出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进程并行推进思路,首先表明中方不放弃谈判的负责任态度。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一思路细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中方呼吁,各方不应再相互叫号,努力防止局势失控。俄拉夫罗夫当天接受采访时的称:“我们不需要新的核大国。我们应当捍卫所有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反对任何核野心和威胁。”
  中俄在朝鲜问题上高度一致的立场在东亚引起议论。中俄就朝鲜半岛局势显示出同样的看法并表明坚定的共同立场前所未有。双方坚持“六方会谈”和“反萨德”,是中俄在东北亚加速合作的开端。
  朝鲜核试和射星后,东北亚局势并没有像韩国政府期待的那样形成“美中俄日韩VS朝鲜”的局面,也没有形成“中俄朝VS韩美日”的新冷战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反而更可能是“韩美日-中俄-朝”的三角结构,关键是谁能把中俄一方拉向自己。 
2.国际能源署称有迹象显示油价或已触底回升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3月11日称,原油价格可能已经触底回升。并表示,伊朗重返国际市场的势头并不像该国曾预料的那么强劲,且有迹象显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的供给量正在下降。IEA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报告中表示,近几周油价大幅反弹,但并不能被视为市场开始复苏的一个确切证据,然而有其他迹象显示油价可能已经触底回升。
  2月份欧佩克日均原油产量下降9万桶,至3261万桶,受伊拉克、尼日利亚和阿联酋产量下降影响。当前支持油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产油国可能采取行动控制产量。在油价持续下跌的压力下,上个月全球最大的两个石油出口国——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与卡塔尔、委内瑞拉达成协议把产量冻结在1月份水平,前提是其他产油国同意照做。目前为止伊朗方面拒绝产量冻结提议,并重申伊朗计划将产量提升到制裁前的水平。不过IEA表示,任何协议都不太可能明显影响到2016上半年的供需状况。 
3.德国启动光伏蓄电池补助项目
  德国政府3月初宣布,将启动针对光伏蓄电池安装的最新补助项目。该项目计划到2018年年底,共有3000万欧元的补助用于安装连接光伏设备的蓄电池并进入电网的投资之中。
  据悉,这一措施的目标是加强系统的维护并降低蓄电池技术的成本。该补助适用于在2012年12月之后安装的低于30KWp的光伏系统。这意味着改造系统是此次促进措施的主要部分。谁最先申请谁将获得最丰厚的回报。前3个月通过该补助,投资者可获得25%的蓄电池价格的回报,之后每6个月(6月底和12月)下降3个百分点,直至2018年整个补助项目结束为止。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可再生能源专家托比亚斯·罗赛切表示,该投资补助为德国的蓄电池投资市场进一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环保技术领域,德国是最具投资准备的市场。此前有专家预测,5年之后,德国光伏蓄电池市场将有10倍的增长 
4.印度有望成为亚太区风电增速最快的国家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日前发布的亚太地区风电市场报告称,2014年,亚太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40吉瓦,预计到2020年底,这一数据有望实现翻番。
  其中,无论从装机容量、发电量和收入来看,中国毋庸置疑地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市场。但是,到2020年,印度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期间复合增率将达到12.66%。从细分市场来看,动叶片将是风电设备市场中最大组成部分,其次是变速器。预计2015-2020年,亚太地区变速器市场年复合增率将达到4.64%。报告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对高能效和低排放的需求不断加强,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改进,风电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风电设备及运维服务的高成本依然成为这一市场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

【国内新闻】
1.工信部长苗圩力挺新能源汽车发展
  3月13日上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代表着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
  在发言中,苗部长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后发展的态势会越来越好,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遇到了两个瓶颈:一是动力电池的性能、可靠性、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等难题;二是充电设施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并且表示工信部已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相关安排,各地方政府也有积极性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保证新能源汽车有更好的发展。
2.国资委确定2016国企改革,加快重组产能过剩行业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2日在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去年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效果不错。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 
  随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及“三个一批”的提出,并购重组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并购重组不仅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式,同时与调结构、转方式是联动的,在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的并购重组案例将持续涌现。下一步处于竞争性行业、产品同质化高、国际竞争激烈的央企最有可能发生集团层面的合并。一些在国际竞争中缺乏优势的产业也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来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3.推进能源改革:安徽将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2016年3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构建起制度完善、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定价成本监督审查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完善价格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计量水价、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并且,安徽省将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施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依据,区分情节轻重,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主要新闻来源:人民网、凤凰网、腾讯财经、中国经济新闻网)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qqnyxw/77044.htm

1
[信息详情]  

欢迎订阅能源与环境政策资讯快报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3-14
能源与环境政策资讯快报是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行的网络资讯。每周一刊。致力于为广大能源环境政策爱好者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欢迎各界人士进行邮件订阅,我们会定期给您推送优质的信息。您可以访问国家能源模型集成平台("http://www.inems.org/News/DY")填写相关信息订阅,或者扫描二维码订阅。感谢您的关注!

能源与环境政策资讯快报简介:"http://www.inems.org/news/main"

能源与环境政策资讯快报订阅:"http://www.inems.org/News/DY"

能源与环境政策资讯快报二维码:见左侧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76918.htm

2
[信息详情]  

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3-14
  3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范维澄院士应邀来访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并作了题为“发展公共安全科技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主持,中心副主任王兆华教授、廖华教授、唐葆君教授及众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范维澄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组长、(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等。曾在国务院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大会讲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专题讲座。在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支持、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等领域做出了创新成果和重大贡献。
  报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范院士首先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海啸、火灾、爆炸等多个重大的国际安全事件;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际公共安全的科技动向;对我国公共安全科技的进展进行讲解及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思考与建议。报告深入浅出,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与范院士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合影留念。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77027.htm

3
[信息详情]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赵先德教授应邀来访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3-14
  2016年3月9日上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决策科学系赵先德教授应邀来访并做题为《供应链与服务创新研究》的学术报告。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副主任王兆华教授、唐葆君教授以及中心众多师生共同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廖华教授主持。
  赵先德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和服务组织中的创新、质量和生产力改进。他善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应对中国供应链运营的挑战。他开展了很多关于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设计、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整合、供应链质量管理、创新和供应链学习等内容的研究项目。赵教授目前是决策科学组织亚太协会的候任主席和副主席,《运营管理期刊》和《决策科学杂志》的副主编,也是《供应链管理期刊》的亚洲地区合作主编。
  本讲座主要围绕四个研究方向,分别对中国企业供应链合作创新行为、“互联网+”制造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供应链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及绩优制造项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政府支持与产学研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案例研究,总结归纳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并提出政策建议。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76837.htm

4
[信息详情]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延忠教授应邀来访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3-14
  2016年3月8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延忠教授应邀来访并做题为《知识型团队发展研究的计算实验理论与方法》的学术报告。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副主任王兆华教授、唐葆君教授以及中心众多师生共同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王兆华教授主持。
  党延忠教授是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s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Vice president),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教育部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百人层次。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知识与信息管理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专项和重点项目以及863项目,20余项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科研和咨询项目。
  讲座关注于知识型团队的发展。团队从形成、成长到解体的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问题。本讲座揭示了团队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为解决团队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发展资源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双重特性,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理性与感性相互融合的“适应性主体”。讲座从心理层面进行机理建模,建立具有心理特征的拟人化Multi-agents 人工团队,采用计算实验方法研究团队的演化规律以及情感、信任、认知和人格等心理因素在团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试图为团队建设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案。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76836.htm
 
[联系信息]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86-10-68918651
传真:86-10-68918651
网址: http://www.ceep.net.cn/
E-mail:ceeper@vip.163.com
联系人:马如意





中心微博二维码





中心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