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资讯
第020期
2016-4-26
[本期主题]
能源 互联新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增进对能源、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为政府制定能源气候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参考,并建设与国际一流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
[头条新闻]
墨西哥财政部宣布向国家石油公司提供财政支持,我国将在能源领域推广PPP模式
CEEP-BIT   2016-4-26
【国际新闻】
1、2016年G20能源可持续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深圳举行 
4月13日-14日,国家能源局在深圳组织召开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能源可持续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G20成员国、嘉宾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中外代表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围绕能源可及性、清洁能源、能源效率、全球能源治理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就能源部长会议的四份成果文件进行了讨论,会议达到预期目标。
2、墨西哥财政部给国家石油公司财政支持无法解决减产问题
  墨西哥《金融家报》4月14日报道,墨西哥财政部宣布联邦政府将给国家石油公司共计1235亿比索(约合73亿美元)的财政支持,主要用于后者支付供应商欠款和公司债务。有关经济学家认为,联邦政府对国家石油公司进行财政支持是积极的,可以避免穆迪公司对国家石油公司的评级进一步下降。
  墨西哥《宇宙报》4月18日报道,墨西哥财政部将给墨国家石油公司提供的财政支持无法解决后者的问题。根据墨国家石油公司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该公司预算不断被财政部削减,导致该公司无力进行生产活动投资,这不但为该公司,还为全国带来影响。近三年来,每次预算削减都导致国家石油公司产量下降。从2014年到2017年,该公司将减少39.8万桶油的日产量,这意味着大量的金钱损失。今年4月前10天,该公司日产量甚至下降到220万桶,这是自198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产量。
3、墨西哥通讯交通部考虑新建电动火车
  墨西哥《金融家报》4月15日报道,墨西哥通讯交通部考虑建立一条新的电动铁路线,连接墨西哥城新国际机场和Buenavista站。通讯交通部表示该项目的分析研究工作将由墨西哥州政府和墨城政府共同进行。该项目的建设首先需要完善地铁9号线和12号线的建设,新火车线的资金来源由新机场自筹。
4、印度:太阳能发电比烧煤还便宜
  印度能源部长皮约什·格亚尔(Piyush Goyal)4月18日表示,印度将超额完成关于太阳能发展的目标,即到2022年完成超过100千兆瓦时的太阳能装机量。他表示:“新的燃煤发电厂发电成本将超过太阳能。关于太阳能发电,7x24小时供电仍存在挑战,我们承认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在不以补贴为基础的情况下实现基于太阳能的长期目标。”过去一个财年,印度政府批准了近20千兆瓦时的太阳能装机量,而2016年计划的太阳能装机量也将达到14千兆瓦时。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过去4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了60%,而未来还将下降40%。德意志银行在去年的报告中预计,太阳能投资将于2020年超过燃煤发电投资。今年1月,印度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创下历史新低。在拉贾斯坦邦,在420兆瓦时的太阳能拍卖中,每千瓦时的价格仅为4.34卢比(约合0.42元人民币)。作为对比,燃煤发电的价格为每千瓦时3到5卢比(约合0.29至0.49元人民币)。
5、美能源部长:“清洁煤”将有助中美煤炭业发展
  英媒称,美国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兹表示,发展“清洁煤”技术将帮助美国和中国的煤炭行业,并防止更多失业。在中国经济放缓而美国投资者偏好较新、污染较小的能源科技的背景下,煤价大幅下挫严重冲击了两国的煤炭行业。报道称,世界最大的两个污染国中国和美国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以遏制排放,并为低碳产业政策建立国内政治支持,目的是帮助两国履行去年末在巴黎做出的承诺。莫尼兹表示,两国对煤炭的依赖要求开发出碳排放较少的煤炭技术。美国正在中国推行试点项目,包括碳捕获和封存。中国的建筑公司参与规划美国基于煤炭的项目,包括得到美国能源部支持的德州清洁能源工厂(TCEP),尽管这些项目有很多已被搁置。

【国内新闻】
1、国家能源局:将在能源领域推广PPP模式
  国家能源局13日对外发布通知《关于在能源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通知》,明确在能源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能源领域,有效提高能源领域公共服务水平。能源领域推广PPP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通知明确,能源领域推广PPP的范围至少有3大类:一是电力及新能源类项目,包括供电或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微电网建设改造、智能电网项目、储能项目、光伏扶贫项目、水电站项目、电能替代项目、核电设备研制与服务领域等;二是石油和天然气类项目,包括油气管网主干或支线、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设施等;三是煤炭类项目,包括煤层气输气管网、储气库、瓦斯发电等。
2、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杭州投产下线
  4月17日,长江汽车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投产下线。项目一期年产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达10万辆,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投产下线仪式上,长江汽车发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并同时发布长江汽车旗下长江纯电动中巴车“奕阁”、长江纯电动商务车“奕胜”、长江纯电动公交车“益众”、长江纯电动SUV“逸酷”等4款全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此次启用的长江汽车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1200亩,一期建设规模700亩,引入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控等国际先进工艺生产设施,全程绿色生产、零排放,被业界誉为“工业4.0”样板企业。
3、今年北京市优质能源比重将达88%
  4月20日,北京市召开首都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布置了2016年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方案。初步预计,2016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100万吨标准煤以内,同比增长约2%;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压减到11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8%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6.5%左右。李士祥说,北京能源主要依靠外部支撑,全市能源系统要紧紧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抓牢安全运行这个命脉,扭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市能源运行保障的目标任务,同时也应抓好节能奖励机制,激励全社会节能。


(主要新闻来源:人民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网、国际煤炭网)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qqnyxw/80938.htm

1
[信息详情]  

魏一鸣教授:“互联网+”将缩短能源磨合期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4-26
  试想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见面谈论的不再是天气和饮食,也不再是股市和物价,而是今天用了多少电、买卖了多少电,以及赚了多少。很多人会问:“这怎么可能?我们和电打交道的机会恐怕只有交电费了。”然而,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已悄然而至。
  近期发布的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智慧发展策略,强调传统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应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步形成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居民生活的新气象。
  虽然互联网早已融入传统能源行业,但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赋予能源新的数字化属性和互联网思维,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能源生产和消费智能化等目标,一直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虽然2010年我国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但是只涉及电能,且受制于资金、行政制度等因素影响,规划落实情况明显低于预期。现阶段我国能源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内忧与外患交织,内有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外有对全世界的自主减排承诺。然而,当下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虽然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由于受到基础设施或外界因素的限制,其性能和质量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以风电为例,2015年全年我国弃风电量达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为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表明,我国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存在很长的磨合期。而“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推进,给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互联网+”智慧能源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传统能源行业,能实现能源消费者、能源管理者、能源供应者、能源服务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能源有关的商业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将面临重构甚至颠覆。同时,综合能源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得以加快进行。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在现有电网架构上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解决安全、效率、新能源接入等常规问题,更是采用互联网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能源优化布局的重大变革。
  我国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势在必行,但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基础性技术不足。能量的储存、高效运输技术,远未达到普及能源互联网所需的程度。面对“互联网+”时代高速、海量、交错的信息流和能量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多数还在成长中。其次,能源互联网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且洗牌效应明显,涉及企业和居民的能源采集、传输、沟通、处理、监控等过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保障。此外,当前处于支配地位的市场巨头可能因利益受损而阻碍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或凭借其既有资源体量优势迅速取得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进而操控全局。
  在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我国才刚刚开始,而只有形成具有主导作用的标准体系,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能源合作与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用户行为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能源消费智能化,培育用户侧智慧用能新模式。然而,不同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用户用能行为的差异性较大,难以通过政策规章对所有人进行管控或调节。因此,培育用户智慧用能新模式可能呈现出“S”型曲线,即前期等待时间较长,须让用户充分了解智慧用能模式的便利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前瞻性,降低用户对新生事物的怀疑。此外,随着新能源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原有能源结构将受到冲击,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存在自身局限,最终我国能源结构将达到一个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平衡状态。同时,我国地域辽阔,空间、气候和资源差异显著,“互联网+”能源的推进将进一步扩大能源结构的空间差异性。
  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它不仅能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格局,也将为世界能源系统的集成提供有效的平台,为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新的契机。因此,必须制定前瞻、全面、系统、公平的发展策略,才能最终为能源行业带来新面貌,为居民生活带来新气象。
 
(文章作者:魏一鸣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余碧莹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zhd/jsgd/80278.htm

2
[信息详情]  

中心廖华教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4-26
  日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评审结果揭晓,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廖华教授获得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资助。据悉,本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共资助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10项。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旨在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80936.htm

3
[信息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晓兵博士应邀来访并做学术报告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4-26
  201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晓兵博士应邀来访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并做题为《Prices vs quantities for multiple stock pollutan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global warming》的学术报告。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副主任廖华教授以及中心众多师生共同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廖华教授主持。
  张晓兵博士毕业于瑞典哥德堡大学经济学专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学,气候变化政策等,已在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Energy Economic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Energy Policy,《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本次报告中,张晓兵博士主要介绍了现有主流减排政策工具——碳税和碳交易的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采取“碳税+碳交易”的混合式减排手段效果更好。
  会后,中心师生与张晓兵博士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合影留念。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80835.htm

4
[信息详情]  

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李谚斐博士应邀来访
来源:CEEP-BIT   时间:2016-4-26
  2016年4月19日上午,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李谚斐博士应邀来访并做题为《The outlook of electricity sector of ASEA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ASEAN power grid》的学术报告。中心副主任唐葆君教授以及中心众多师生共同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唐葆君教授主持。
  李谚斐博士是著名国际经济政策智库——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院(ERIA)的一位经济学家。同时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能源市场、能源政策和经济技术变化,同时服务于学术界和公共部门。李博士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油价、地区天然气贸易和市场整合,区域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和电力贸易,经济和环境能源技术评估,能源-经济-环境建模。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其观点常常被社会媒体如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和 the Diplomat上。他获得了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本次报告中李谚斐博士详细介绍了东盟各国电力生产和贸易模式,并对未来该地区建立互通互联的电网系统的潜力和主要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会后,中心师生与李谚斐博士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合影留念。
原文地址:http://www.ceep.net.cn/xwdt/zxxw/80834.htm
 
[联系信息]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86-10-68918651
传真:86-10-68918651
网址: http://www.ceep.net.cn/
E-mail:ceeper@vip.163.com
联系人:马如意





中心微博二维码





中心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