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收2020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欢迎符合条件的同学申请。有关要求和说明如下: (1)符合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申请资格条件(链接),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研究方向有浓厚兴趣,对科研工作有诚信、有恒心、有毅力、有执着。 (2)本科专业为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特别欢迎数理基础扎实、英文水平较高、政策视野宽广、文字功底深厚的同学申请。 (3)招生学科:能源与气候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上述四个学科均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能源与气候经济”是交叉学科,可授予管理学学位(1201J3)、经济学学位(0202J2)。2020年中心导师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余名。 请申请者尽早将纸质申请材料寄(或送)至中心办公室,并材料其电子版(扫描件)用E-mail发送至yangtingru622@126.com。所有电子材料合并在一个PDF文档内。中心将对申请材料初审,并电话或邮件通知通过的初审同学参加面试。面试将分批次开展,先提交材料并通过初审的同学先面试。如教育部和校研究生院有新的相关通知,以新通知为准。
纸质材料要求: (1)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面试时出示原件)。 (2)《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 (3)加盖所在学校/学院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原件1份。 (4)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单复印件(面试时出示原件)。 (5)体检合格证明(校外生源如不能到我校体检,需提供三级甲等医院体检证明。体检可在我校校医院进行,具体时间见研究生院通知)。如暂无此材料,可后续补交。 (6)其他有助于反映个人科研能力或潜力的材料复印件(例如,英语六级证书、各类获奖证书或证明、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证明、撰写或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7)缺失材料需在教育部开通网上“推免服务系统”志愿填报之前补交(一般是9月28日凌晨零点)。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学校主楼601) 邮编:100081(邮寄请用顺丰快递或EMS) 收件人:来薇 电话:010-68918551, 010-68918651
附录: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旨在增进对能源、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为政府制定能源气候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能源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中心是学校批准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挂靠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心全部师生隶属于管理与经济学院。2020年中心拟招收40余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能源供需矛盾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开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政策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国际上包括多位诺贝尔经济科学奖William Nordhaus, Elinor Ostrom, Thomas Schelling在内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科学研究(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链接)。 “能源与气候经济”是中心特色学科。该学科是依托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心现任主任魏一鸣教授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担任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中英文专著20余部,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2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中心现已形成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朝气蓬勃的研究团队,201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6年获批“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智库研究项目。中心30名专职研究人员中,教授12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和博士后14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博士生导师12人。中心目前在读学术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150人。 中心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学术同行广泛引用,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优秀研究生将直接参与有关政策研究任务。中心博士生在读期间有赴国外著名高校留学、合作研究机会。培养的研究生就业于高等院校(伦敦大学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国家高端智库)、中央能源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国务院部委或国外深造等。 据全球著名的经济学文献库RePEc/IDEAS在2019年8月份发布的数据,中心在能源经济领域全球排名第13(实时更新),在环境经济领域的全球排名第21(实时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