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资讯
第038期
2020-12-7
[本期主题]
学术 动态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增进对能源、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为政府制定能源气候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参考,并建设与国际一流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
[头条新闻]
“家庭能源转型与居民用能行为研讨会”顺利举行
CEEP-BIT   2020-12-4
 2020年11月29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家庭能源转型与居民用能行为研讨会”顺利举行。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杰青廖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仇焕广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460余名专家学者和老师同学注册并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仇焕广教授,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施训鹏,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盛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助理教授张林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张晓兵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杰青获得者廖华教授,分别就“贫困农户用能行为”、“家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影响因素”、“农业生产率与资本深化”、“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与收入平等性”、“公共交通与汽车购买行为”、“居民用电量与气温”等主题做了学术报告。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青年长江学者唐葆君教授,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优青余碧莹教授和曲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陈浩博士等专家出席了线下会议。
 现场及线上老师和同学就报告相关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等与报告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此次研讨会是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专题系列研讨会的一部分。研讨会在人才培养、专题性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96c7949fd21148e0be8509d942320569.htm

1
[信息详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2020年度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11-15
 2020年11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2016YFA0602600)” 2020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交流会由项目牵头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组织。项目主管部门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领导、项目专家组成员、学校科研院领导,以及项目合作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交流会。项目专家组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
  交流会上,主管部门领导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绩效管理改革并就加强项目管理做出指示。校科研院领导在会上致辞。项目负责人魏一鸣教授报告了项目总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报告了各课题进展情况,项目骨干围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自我保护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设计、气候损失评估与灾害足迹模型开发、大气CO2浓度估算、“全球-国家-区域”CGE建模等方面做了亮点研究工作报告。项目团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支撑、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专家组对项目和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质询,对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对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会后,项目组结合领导和专家意见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和部署。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90418.htm

2
[信息详情]  

曲申博士获批2020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11-9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我中心曲申博士获立项资助。
 曲申博士是今年年初初作为人才引进,加盟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担任中心副主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职前,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陶氏可持续发展博士后研究员(Dow Sustainability Postdoctoral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风险的经济评估、能源-水-食品关联、城市可持续发展。迄今为止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pplied Energy等一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成果应用于我国首个环境污染责任险风控系统研发、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特大城市资源要素统筹优化等方面。获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博士后奖、中国产业生态学会青年学者奖,入选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职业早期科学家杰出贡献论文名单。担任SCI/SSCI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期刊(2019影响因子8.806)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SCI/SSCI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Advance in Environmental Waste Management & Recycling编委会成员。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2年度首次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对于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自2012年以来,我中心先后有5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89418.htm

3
[信息详情]  

俄亥俄州立大学蔡拥阳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11-24
  2020年11月24日上午,俄亥俄州立大学蔡拥阳教授应邀以线上形式做题为“Climate Policy under Spatial Heat Transport: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egional Outcom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廖华教授主持,中心师生30余人参加了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蔡教授首先介绍了在气候变化评估模型中考虑空间热传输机制的必要性,指出极地放大效应造成气候变化对地区的温升影响不同,全球北部的温升会显著大于热带和南部地区。在此背景下,蔡教授分别从气候模块、经济模块、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以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等方面介绍了DIRESCU(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Regional Economy at Spatial Climate under Uncertainty)模型,具体阐述了热传输机制如何影响气候变化临界点事件的发生概率、气候适应函数的设计和如何在模型中引入随机性等问题。最后,报告指出忽略极地放大效应、海平面上升和气候适应等影响会造成碳税估计偏误,非合作情景下比合作情景下碳税更低,以及全球北部比热带及南部地区碳税更高。讲座结束后,大家就气候损失函数的设计与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建模技术的具体细节等与蔡教授交流了近一个小时。
 蔡拥阳教授于斯坦福大学和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职。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计算经济学、经济及多系统综合建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研究工作。开创了多个数值求解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及动态随机非合作博弈的方法,并应用于解决经济学动态随机系统中的最优或博弈问题,例如在经济及气候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碳定价问题。当前研究还包括建立动态区域经济、食物、能源、水资源等系统综合建模分析。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 Operations Research等著名期刊。主持参与了多项重大项目。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90426.htm

4
[信息详情]  

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梅拉达伦大学严晋跃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11-20
 2020年11月20日上午,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梅拉达伦大学严晋跃教授应邀以线上形式做题为“Energy transitions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mission (im)possible?”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余碧莹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参与了此次报告。
 严晋跃教授是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梅拉达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先进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技术、缓解气候变化技术以及相关环境政策的研究。严教授在Science, Nature Energy,Nature Climate Change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合计被引14500余次,H指数达60,获专利授权十余项,并担任国际学术期刊Applied Energy以及Clean Energy Systems主编。严教授还获得了联合国环境发展署支持的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和全球SWFF奖最终获提名奖等重要奖项。
  在本次报告中,严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际背景,回顾了现有研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投资力度和能源转型路径。随后,严教授指出为实现未来的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变得愈加重要。而目前能源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例如,城市区域能源需求和可再生资源的时空特征,利用新的智能干预技术实现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集成一体化等。最后,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到达了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临界成本,因此呼吁应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技术,储能技术,以及消费者向生产者角色转变的结合,以更好地应对能源转型。讲座结束后,大家就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和CCS技术布局,电力部门应承担的碳减排量等问题与严教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在线上合影留念。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90308.htm

5
[信息详情]  

美国阿德菲大学黄志民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9-29
  2020年9月29日上午,美国阿德菲大学(Adelphi 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黄志民应邀以线上形式做题为“Research and Critical Thinking: A Study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余碧莹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参与了此次报告。
  黄志民教授是美国阿德菲大学(Adelphi 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Journal of Modeling in Management 主编,同时也是诸多世界顶尖期刊的编委。黄教授在管理、经济、运筹学领域的一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文章80多篇,其中,2篇发表在决策科学学科排名第一的杂志Decision Sciences,11篇发表在运筹学排名前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上述论文也是运筹学领域的经典论文,被相关领域学者广泛引用。同时,黄教授也是DEA领域的权威专家,师从运筹学奠基人Abraham Charnes。在供应链研究方面,黄教授是合作广告 (cooperative advertising)领域的主要开创者。目前,在该领域引用数最高的3 篇论文均由黄教授所发表。
  在本次报告中,黄教授从诸多实际的商业案例和经典的运筹学领域顶尖文章出发,向大家描述了部分运筹学经典模型,如目标规划、机会约束规划和DEA。他生动地解释了运筹学模型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又如何应用于问题的解决。随后,黄教授通过一个著名的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广告案例,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精简但有效的合作博弈模型,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启示。报告结束后,大家就建模过程中如何选择关键变量和参数,以及多目标规划的建模思路等问题与黄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90309.htm

6
[信息详情]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杨自力教授应邀来访
来源:CEEP-BIT   时间:2020-9-25
  2020年9月25日上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经济学教授杨自立应邀以线上形式做题为“Climate change and externality”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余碧莹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参与了此次报告。
  杨自力教授是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Binghamton Universit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经济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经济建模、应用博弈论、中国经济等研究工作。杨自力教授与2018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D. Nordhaus合作发展建立了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RICE模型),相关成果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顶级期刊。RICE模型及其衍生的多个模型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历次报告中被广泛使用。此外,杨教授还独立发展了将博弈论数值解的概念和算法与气候经济综合评估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此开拓性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非合作博弈解以及合作博弈解引入大型综合评估模型的学者,也是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实验室EPPA模型的最主要建模者。
  在本次报告中,杨教授首先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外部性现象,而DICE和RICE模型是一种将气候变化明确视为外部性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rgrated Assessment Model)。随后杨教授对DICE和RICE模型是如何将外部性纳入模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将气候变化的外部影响纳入我们从社会经济角度理解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并从气候变化经济学中忽略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偏差这一角度来论证外部性在IAM建模中的关键作用。DICE和RICE模型中对外部性的考虑也得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是其在气候模型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大重要原因。报告结束后,大家就如何将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以及如何协调不同国家间减排目标的差异性等问题与杨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线上进行合影留念。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b186767.htm
 
[联系信息]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86-10-68918651
传真:86-10-68918651
网址: http://ceep.bit.edu.cn
E-mail:ceeper@vip.163.com
联系人:来薇





中心微博二维码





中心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