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资讯
第08期
2015-12-21
[本期主题]
能源 要闻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需求,针对能源与环境战略、能源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推动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政策与管理等学科的应用与发展;为政府制定能源环境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国能源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培养能源经济、能源政策与管理领域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建设与国际一流同行机构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
[头条新闻]
谁给油价雪上加霜?
CEEP-BIT   2015-12-21
基本面分析
  本周WTI原油期货价格在34.73-37.35美元/桶之间波动,Brent原油期货价格在36.88-38.45美元/桶之间波动。原油市场的基本面依旧维持疲软。油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库存超预期大增。目前美国全国的商业原油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高1.107亿桶。IEA月报显示,维持2016年OPEC原油需求预估不变为每日3130万桶,较2015年日增160万桶;将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增长预估上调2万桶,至123万桶/日。IEA月报预计,明年全球原油库存累积速度将下降一半左右,但库存预计仍将增加3亿桶左右。在供应方面,本月最新一期EIA报告中显示, 2016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减少48万桶,至877万桶。较上月预估的39万桶降幅进一步下降了9万桶。2015年原油日产量预期上调至增加58万桶,一个月前的预计为增加54万桶。
时事分析
  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加息提振美元,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另外,供需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油价的主要因素。就之前OPEC会议结果来看,各大产油国都没有明确表示减产之意,自金融危机后多数经济体因陷入衰退导致能源需求大减,全球原油供需失衡状况急待改善。
未来油价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认为,供需难以平衡是制约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加之中东地区矛盾不断升级,使当前原油市场无法得到稳定。美国原油库存大增,原油产量超过两个月都没有下降痕迹。另外,美元上涨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打压。综合来看,我们预测未来油价继续下跌乃意料之中。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zxcg/yjyc/71380.htm

1
[信息详情]  

中欧探讨能源互联网建设,我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
来源:CEEP-BIT   时间:2015-12-21
【国际新闻】
1.中欧探讨能源互联网建设 
  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在联合国发展峰会提出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构想,正在欧洲引起回响。12月10日至11日,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欧技术装备研讨会上,中欧各界人士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前景充满期待,认为这将给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带来新思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70多位来自有关国际组织、中欧能源电力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18位专家作专题发言,内容涵盖全球电网互联、输变电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等领域。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 
2.美国石油产量全国居首
  据意大利埃尼公司近日发布的第十四版《全球油气回顾》报告称,2014年全球油气储量显示略有增长,其中的亮点是美国致密油储量大幅增加,并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埃尼公司每年发布全球油气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的统计报告。根据此次报告,美国首次进入全球十大石油储量国。另外,美国天然气储量排名也在继续上升。 
3.油价下跌考验俄经济承受力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日前表示,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至每桶36—37美元,不能排除2016年跌至每桶30美元的可能性。作为对能源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俄罗斯的财政预算与油价紧密挂钩。油价年平均降低1美元就意味着俄罗斯预算减少22亿美元,居民收入减少0.14%。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表示,在当前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还没有稳定复苏的基础,在未来数月仍然存在恶化的风险。每个油价下跌的时期,都是俄罗斯机械、轻工等非能源产业部门增长的时期。目前,俄各界已经充分意识到世界不再需要那么多石油,能否抓住当前时机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开发将是俄罗斯挺过考验期的关键。

【国内新闻】
1.我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需促结构调整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
  我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虽然过剩程度尚待观察,但当此之时,正是推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应抓住这个机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2.国务院核准一批水电核电重大项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一批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重大项目,以绿色发展促结构调整民生改善。 
  会议认为,加快建设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是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的绿色发展重要举措,对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有效投资需求,推动提升中国装备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和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项目予以核准。
3.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7万辆
  工信部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万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7509辆,同比增长2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3.09万辆,同比增长1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3893辆,同比增长97%。
  免征车辆购置税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六批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6.87万辆,占11月产量的95%。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中化新网、中国能源网、证券时报、新华网)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qqnyxw/71393.htm

2
[信息详情]  

中国科协第29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来源:CEEP-BIT   时间:2015-12-21
  由中国科协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科协第 29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新常态背景下的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续),于2015年12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行。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中心的王兆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周鹏教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跃军教授作为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共同主持了论坛的青年科学家报告和研讨。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是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成长的交流平台,在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提高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激励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处史彬处长、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基础科研部马少鹏部长、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的启动仪式。论坛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近4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青年科学家参加研讨和交流,其中30位青年科学家做了学术报告。
  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以“新常态背景下的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为主题。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经济意味着经济学范式的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以要素和投资驱动、GDP导向的旧经济形态,向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形态的变迁,作为驱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能源的使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论坛与会青年科学家们围绕新常态背景下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峰值和低碳城市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能源市场与碳市场、面向绿色经济的能源可持续消费理论与政策等主题开展交流,探讨新常态下我国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现实经济和政策问题。
  在热烈的学术讨论过程中,参会的青年科学家对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设性的建议。本次论坛为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充分讨论的平台,在平等、开放、自由、共享的讨论氛围下,青年科学家们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激发思想、总结凝练,达成了一系列学术共识,为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在今后开展更加广阔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也为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创新治理手段和提升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wdt/zxxw/71192.htm

3
[信息详情]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勇教授学术报告
来源:CEEP-BIT   时间:2015-12-21
【报告题目】:金融大数据下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

【报告人】: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 周勇 教授

【报告时间】:2015年 12月 22日 (周二) 上午10:30-12:00

【报告地点】: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主楼六层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周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环境与资源统计分会理事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同时担任国内外几个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副主编,包括《应用数学学报》执行编委,《数理统计与管理》编委,《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概率统计》编委, 和国际期刊《The Open Statistic & Probability Journal》和《Sankhya B》编委,《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FEC)》编委和《Journal of the Korean Statistical Society》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周勇教授主要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建模、金融计量、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统计理论和方法等科学研究工作,取得许多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科学项目10余项,曾获得省部级奖励二项。在包括国际顶级《The Annals of Statist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Biometrika》《Journal of Econometrics》和《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索引论文近100篇,被SCI他引400余次。

【报告摘要】
  近年来,“大数据”已成为互联网、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政府企业管理人员等多方关注的热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出现在许多不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经济、金融,环境科学等,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和积累。大数据涵盖的数据量大、包罗万象、变化速度快、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的集合。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大数据已经是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将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决策流程和国家的治理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遇到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也面临极大的挑战首先对统计学传统的理论和方法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破坏,传统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需要创新,因此也是统计学的发展带来机遇。金融风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统计的监测理论与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创新超高维数据降维技术,发展处理与分析大数据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同时与数学、计算机学、金融学等几个学科的交叉发展来推动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本报告着重讲金融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面临的风险度量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关键科学问题。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xzhd/xshdyg/71188.htm

4
[信息详情]  

Is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coal in China increasing?
来源:CEEP-BIT   时间:2015-12-21
Is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coal in China increasing?
             Paul J. Burke
              Hua Liao
            Working Paper 85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CT 2601, Australia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October 2015
 

This paper can be cited as: Paul J. Burke, Hua Liao. 2015. Is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coal in China increasing? CEEP-BIT Working Paper.

The authors are grateful for comments from two reviewers, Ryan Edwards, Frank Jotzo, and participants at presentations in China and Australia. The authors acknowledge funding from the Australia-China Research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Policy, the CAS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No. XDA05150600),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71322306, 71273027, 71521002).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 2015 by Paul J. Burke and Hua Liao. All rights reserved. 
原文地址:http://ceep.bit.edu.cn/zxcg/gzlw/69776.htm
 
[联系信息]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86-10-68918651
传真:86-10-68918651
网址: http://ceep.bit.edu.cn
E-mail:ceeper@vip.163.com
联系人:来薇





中心微博二维码





中心微信二维码